如何看待诗化小说

1、诗化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诗化小说的特点是淡化情节、突出抒情性。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美国弗里德曼认为,随着意识流的出现,诗与小说结合起来了。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

诗化小说的概念

诗化,是指小说创作构思的一种审美趋向,主要表现为作家对艺术形象的情感分析和对社会生活的诗意描绘,以诗的意境和象征化的形象思维组成小说形态的主体。诗化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2、如何简述张承志小说的诗化特征?

简述张承志小说的诗化特征如下所示。

1、张承志的小说非常突出地运用了诗的表述方式,以诗的精神来结构小说,从而达到了诗的境界。他也讲述故事,也描写和叙述,但他是把广阔的纷纭万象的世界吸收到他的自我世界里去。

2、以深刻丰富的内心体验,让这个世界充满观照和感受的活力,把这个世界带到意识的光辉里。虽然他也塑造人物、描摹事物、组织情节。

3、但他以哲学家的抽象思辨、历史学家的宏观视野赋予它们以深刻的暗示内涵,从而使小说达到形而上的层面,具有崇高的、悲剧性的、神圣的审美效果。张承志的诗化小说对新时期小说文体的变革是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的。

3、诗化小说的特点

诗化小说的特点是: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美国弗里德曼认为,“随着意识流的出现,诗与小说结合起来了”。

作家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常在小说中像诗那样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掌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整的情节密度。

有着诗意美的小说,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

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 铁凝的《哦,香雪》, 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等,都是一种诗化小说,它们或有震撼心魄的激情,或漾动性灵的抒情,充满了诗的基调、诗的韵致、诗的醇味,是作家心灵同客观世界的契合的升华。

4、诗化小说的答题模式

【诗化小说的答题模式】
1.人物:
①人物描写的诗意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②细节描写,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
2.情节:
①淡化故事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②叙事节奏缓慢,叙事信息密度小
③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④笔触细腻,用抒情笔调叙事
3.环境:
景物描写情景交融,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营造意境的诗意美
4.主旨:
①从小说的选材以小见大:虽都以宏大的时代为背景,但都不以情节取胜,如:《百合花》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②小说的主题情感的诗意美:注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美好的感情。
5.读者:
流露的诗意,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6.语言风格(艺术手法):
①语言表达的抒情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语言表达的含蓄美:(1)多用象征手法,具有暗示色彩;(2)多用单音节词和文言词汇,字字如珠,极其传神
③听觉上的音韵美/视觉上的画面美/句式、音韵、节奏等语言美:(1)句式的音韵美:如四字短语;诗歌对称和韵律之美(2)叠词的巧妙运用;(3)关注“色彩”词;(4)词语之间的超常搭配;(5)各类修辞
④评价性表述:诗化语言,语言纯朴自然清新,简洁质朴,又不乏典雅

5、简论汪曾祺的“诗化小说”,试述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6、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与普通小说有什么区别?

所谓散文化小说,我体会与戏剧性小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散文化靠叙述,靠作者娓娓动人的讲述,而戏剧性小说则是生活的仿真性呈现。散文化叙述最大特点是可以扯野棉花,正如周作人评价废名的,废名的小说就像汪汪流淌的溪水,虽然有朝宗于海的大致方向,但一路上遇到小草也要抚摸一下。抚摸就是玩味,散文化小说好的就是这个玩味。但玩味却不易,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对生活的真切的热爱,玩味就有可能变为罗嗦,饶舌,就可能令人生厌。汪曾祺懂得的东西多,小商小贩,各行各业,写字,画画,做菜,他都能够说出一套一套的东西来,所以他的小说有看头。而他又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文字里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很能感染人。这种写法对文字的要求也极高,文字干瘪就不能玩这种写法了。但这种写法也有局限,比如它就不太允许直接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交待,只能揣摩。也不便设计戏剧化的冲突。戏剧化写法可以写得更像戏的一些,即使有一定程度的不真实,但只要合理,读者可以原谅。散文化写法如果情节过于戏剧性,别人就会反感。因为散文的特点就是真实。戏剧化的写法,除了注重故事外,最重要的是直接承现,让人物在作者设置的舞台上自行表演。当然背后还是有个控制在,而难的就是这个控制。但这种小说处理得不好,就成了汪曾祺批评的“太像小说的小说”了。很多原来以写这种戏剧化小说为主的作家,后来宣称不写小说了,比如张承志,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觉得这种小说太过巧合了。以我的兴趣,我比较喜欢散文化的写法,但生活积累不够,把握不好。戏剧化的小说讲求的大概是意义,而散文化的小说体现的却是文化,是叙述中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审美态度,生活态度。这种小说看的往往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不是产品,而是工作流程,所以这种小说也被称之为文化小说。一旦这个“文化”是作伪的,是捉襟见肘的,小说就会失败,作家也不会走得更远。

与如何看待诗化小说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