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的小说主题是如何变化的

1、小说《最后一个莫西干人》 的深层含义

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小说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库珀斯敦。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1826年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士》(1832)和《刽子手》(1833),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貌》(1838)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舆论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拥有不少读者。

1857年的殖民美国,英、法争夺殖民地给原住印地安人带来灾难。库珀用小说表现了一种人性追求的自由与完美。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美国文学简史的介绍

美国文学简史记录了美国人民不断探索、向西拓展、追求幸福的历程,艺术地再现了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内战后现实主义文学主宰文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文学盛行一时,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则异军突起。
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始于十九世纪初期。独立战争胜利后,知识界的精英们常常为美国历史短暂而感到困惑。被誉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的华盛顿·欧文1809年编写的《纽约外史》一书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书中描述的人物——父亲克勒克波克先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神话英雄。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中,讲述了美国过去的许多传奇故事,塑造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在旅欧札记和哥伦布的传说及历史传奇故事集《阿尔罕伯拉》等著作中,欧文曾经深情地指出:美国作家既要保持爱国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于仅仅取材于美国本土。
欧文的《草原漫游记》显示出他对开创西部文学的兴趣。而这正是他的纽约同行詹姆士·费尼莫·库珀的文学创作领域。库珀的小说《间谍》描写了独立革命期间发生在纽约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间谍活动故事,但库珀直到出版《拓荒者》之后,才正式以作家身份从事创作。《拓荒者》是组成《皮袜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义作品的第一部。库珀的构思技巧超越了欧文,他在《拓荒者》中描写了传说中的森林猎手——纳蒂·班波。班波后来成为美国小说及电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逻员、猎熊者及牛仔的先驱。《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杀鹿的人》跟踪追述了班波的前后经历——从最初的热血汉子一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袜子故事集》调整了自然与文明的价值冲突——披露出文明的匮乏。库珀在其他作品中,如《美国的民主主义者》,以更为直截了当的方式继续审视着美国文明。
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的领土不断向西扩展,然而在东北部各州即“新英格兰”地区,早期清教徒的说教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作家们的写作风格依然未能摆脱对英国文学的模仿。为了追求思想深度,表达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精神世界,“新英格兰”地区的作家们建立了“布鲁克农庄”和“花果园地”两个文学公社,组成了所谓的“超验主义俱乐部”,谋求摆脱英国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拉尔夫· 沃尔多·爱默生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家。1836年,爱默生发表了一部震聋发馈的著作《论自然》。他在这部作品中指出:人们无须依赖传统宗教,只要潜心研究大自然、回应大自然,即可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一批对新英格兰地区的环境甚为不满的知识分子迅速聚集在爱默生周围,他们接受了爱默生的精神超验论,被世人称之为“超验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即为爱默生的积极追随者。
梭罗遵从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念,倡导个人独立,倡导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坚信人应该到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真理。为了实现其理想,梭罗退隐沃尔登湖畔的简陋小屋,与世隔绝,闭门深思,自己干活,在此度过了两年仅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简朴生活。1854年梭罗发表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一书,真实地记录了梭罗这两年的生活经历。几乎没有人象梭罗那样,对贴近大自然的生活描写得如此令人神往。梭罗许多关于个人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个人良心的支配应高于社会的要求。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依然使人耳目一新。
1837年,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位名叫纳撒尼尔·霍桑的年轻作家,发表了一卷本的故事集《重述的故事》,这些故事富于象征表现手法,充满怪诞事件。霍桑对超验主义者的观点持有异议,对传统的新英格兰地区的生活观点持批判态度,他的小说富于罗曼蒂克式的想象。霍桑认为,小说创作未必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而应该探求诸如罪孽、傲慢、激情表达等道德领域。
霍桑的作品对与其莫逆之交的美国另一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梅尔维尔的富爸爸陷入破产,因此他干过许多工作,后来于1839年到一艘海轮上当差,开始了一系列的海上航行。几年后,梅尔维尔依据自己在公海上的冒险经历和在异国港口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创作出了数部脍炙人口、深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然而,梅尔维尔并不满足,他希望以霍桑为榜样,写出更多的严肃文学作品,并着手撰写主要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学作品,但广大读者对这些题材的作品并不感兴趣。在其后的岁月里,梅尔维尔除了写了一些诗歌之外,鲜有其它作品问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世时那些不被人们接受的书正是今天最被人们推崇的作品。1852年问世的《白鲸》,讲述的不仅是追捕一条漏网鲸鱼的故事,它揭示了人的命运以及自然与邪恶的冲突,讴歌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持久奋斗精神。这部作品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当新英格兰地区知识界的人士在陈述自己文学艺术的观点,阐释个人的生活态度时,其它地区的作家们则将精力集中于人类对生活的想象,集中于人们对生活的激情。埃德加·爱伦·坡创作的诗歌不但具有超凡的意象,且颇具音乐感,他的诗歌作品使其与欧洲浪漫主义诗人齐名,小说代表作品有《红色死亡假面舞会》、《尼舍尔厦的倒塌》等。这些小说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充满恐怖,悬念叠出。
经过众多作家多年的努力,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文坛上真正代表美国的声音出现了。这支声音热情歌颂勤劳勇敢的美国人民,热情歌颂绚丽多姿的美国风光,热情歌颂民主自由的美国政体。这支声音的代表人物就是瓦尔特·惠特曼。1855年,惠特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草叶集》出版。这部诗集采取自由流动的诗体形式和不规则的长短句,热情奔放地歌颂美国和美国人民,使读者受到强烈震撼。惠特曼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创作形式,以便有更大的空间来表现美国精神。
与惠特曼同时代的另一位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则名声大震。艾米莉·狄更生在麻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郊外父母的庄园里度过了自己平静而孤独的一生。她一生中留下1500多首诗歌,但生前只有2首诗被朋友从信件中抄录发表。她写作的诗歌精巧细腻,不落俗套,着意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她的想象力使她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诗中随处可见想象中遥远的异国他乡的名字。另一方面,她诗化了近在咫尺的事物——餐厅架子上打碎的盘子或花园里蜜蜂的嗡嗡叫声。她迷恋生活,却对死亡有点倾心。她创作的1500首诗中,600多首与死亡相关。她的绝大部分诗歌短小精悍,极少超过12行或15行,但她却将一种奇特力量的情感冲动诉诸于这狭小的诗行空间。
同一时期,伴随着废奴运动的高涨,美国文坛上兴起了废奴主义文学。美国第一部废奴小说是作家理查德·希尔德雷斯于1836年发表的《奴隶》。废奴文学影响最大的当属女作家哈立特·比彻·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该书具有伤感和情节剧的特点,把黑人奴隶描绘成饱受苦难的值得同情的人物,并把西蒙·拉格瑞刻画成一个残酷的奴隶主形象。由于这本畅销书的出版,南方奴隶制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南方奴隶主们为了保持自己以奴隶劳动为基础实行种植园经济的生活方式,决定脱离联邦,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此举导致了美国内战(1861-1865)的爆发,迫使北方使用武力维持国家的统一。内战以南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奴隶制度随之也在美国废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当时的美国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以致阿伯拉罕·林肯称斯托夫人是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
二战以后
50年代在“冷战”、麦卡锡主义和朝鲜战争的背景下,文坛趋于沉寂;70年代,经过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水门案件,文坛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爱思索的作家。在他们眼里,美国的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念混乱。他们普遍感到不知怎样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便通过怪诞、幻想、夸张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他们表现的是没有目标与方向的梦境世界他们讲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写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对性爱(包括同性爱)的描写也更为;露骨。
战争文学 战后出现的第一股文学浪潮是战争小说。其中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和詹姆斯·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
“怯懦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势力向30年代激进主义传统进攻,许多人由关心社会进步转而关心个人的私利。这10年被称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这期间,出现了一些作品,将资产阶级描绘成正面人物,鼓吹服从权威,如《穿灰法兰绒衣服的人》。这类作品企图维护既定价值标准和现存社会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响。另一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麦卡锡主义,继续用作品抨击社会的不正义。
“垮掉的一代”:50年代沉闷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窒息,他们吸毒、群居,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抗议。其中有些人把这种生活与情绪写入文学作品,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学。这种文学发展到60年代后,在国内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对他们中许多人来说,东方宗教与东方哲学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诗歌创作方面较有生气,并恢复了美国诗歌朗诵的传统。
“黑色幽默”: 进入60年代之后,人们对生活中的“非理性”和“异化”现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夸张、超现实的手法,将欢乐与痛苦、可笑与可怖、柔情与残酷、荒唐古怪与一本正经揉和在一起,使读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从而对生活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作者对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观的。这就是“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等。有人将阿尔比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尔比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剧并没有什么滑稽、幽默的成分,但是在使读者感到不安这一点上与“黑色幽默”一致。这说明荒诞派戏剧与“黑色幽默”小说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非虚构小说”: 60、70年代,出现了“新新闻报道”或“非虚构小说”这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有些作家认为现实生活的离奇已经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与其虚构小说,不如用写小说的手法来描绘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这样的体裁允许报道者描写事件时掺杂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也可以采用各种象征手法。这种作品比一般报告文学深人细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观察与想象,带有更多的作者个人色彩,艺术感染力较强,例如卡波特的《凶杀》与梅勒的《刽子手之歌》。
犹太人文学:美国当代作家中,犹太裔作家占相当大的比重,犹太人文学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犹太人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欧洲文化与现代的美国文化的双重色彩,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归并使犹太人文学增加了复杂性。宗教思想与同胞遭到屠杀使犹太作家产生犯罪感与负疚感,历史的命运又使他们有流浪感与漂泊感,美国的异化社会也使他们感到找不到归宿。因此,寻找“自我本质”便成为他们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贝洛的《奥吉·玛琪历险记》。实际上,这是犹太民族确立自己的民族地位与民族尊严的一种表现。70年代后期,代表西方较新思想体系的贝洛与属于意第绪文化传统的辛格(相继得到诺贝尔奖金,说明犹太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犹太作家还有马拉默德、罗 斯等。
黑人文学:战后黑人文学更趋成熟。拉尔夫·埃利逊 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散文,均已达到第一流文学的水平。他们对种族不平等的抗议采取了更细腻、更深刻的表达方式。他们希望人们认识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这个时期里,女诗人关德琳·布鲁克斯的诗得到普遍好评;女剧作家洛伦·亨斯伯利的剧本《太阳下的葡萄干》(1959)首创了黑人戏剧在百老汇上演的记录。勒鲁伊·琼斯是新一代的黑人诗人,他给自己另外起了一个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对美国文化的鄙弃。
南方作家:南方文学这个时期仍有发展,老作家福克纳、波特、威尔蒂仍有重要作品问世。新作家也不断涌现,著名的有斯泰伦、奥康诺、麦柯勒斯等。他们不再从历史的传奇里寻找题材,而是关心现实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闷。坦·威廉斯是战后享有盛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玻璃动物园》等作品通过人物的性变态心理表现生活的不幸与空虚。
纽约作家:纽约的作家不象南方作家那样具有某种共同的心理因素。人们把他们归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为纽约的几家杂志 (《党派评论》、《纽约书评》与《纽约人》)写作,这几家杂志上发表的评论与小说往往对美国文学的时尚产生影响。利·特里林与玛·麦卡锡是很有见地的评论家,约翰·契弗与厄普代克(的小说用含有诗意又带有嘲讽的细腻的笔触探索大城市郊区居民的心理和意识,为东北部的中产阶级描绘了一幅幅工笔精致的风俗画。
个性化的诗歌: 这个时期,美国陆续出现了不少诗歌派别,这些派别各有主张,但其共同点是企图摆脱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的影响。新一代的诗人直抒胸臆,突出个人因素,具有一种“现时性”。他们强调美国特色,不再视伦敦为英语诗歌中心;他们干预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们反对权力机构,蔑视传统规约,他们的诗歌描写吸毒、性爱(包括同性爱)、精神分裂与对自杀的眷恋。这一切,可以看作对西方机械化、标准化、非人性化的社会的一种反叛。理论与批评战后,“新批评派”的势力逐渐衰落。到了60年代,随着各种激进运动的此起彼落,加上欧洲传来“新左派”的思潮,学术界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又出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心理学融合的理论主张。同时,结构主义的理论也开始在学术界流行。这个时期里,文学家传记这种样式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详尽的评传,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传》,作者是里·艾迪尔)。
重农派:美国现代南方作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文化团体,又称“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镇范德比尔特大学有关的文化人常常聚会讨论文学及哲学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会曾一度中断,1919年重又恢复。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师、诗人约翰·克罗·兰塞姆成为这一活动的实际领导者,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如诗人罗伯特·潘·华伦、阿伦·泰特、唐纳德·戴维森以及小说家安德鲁·纳尔逊·莱特尔、诗人莫里尔·莫尔等。1922至1925年,他们出版了有影响的小型文艺杂志《逃亡者》,“逃亡者派”一词即由此而来。
“逃亡者”们提倡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地方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一文中坚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为主体的12个南方作家,其中有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撰写的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出版。这部被看作“重农派”宣言的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伦·泰特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农派”的第二部论文集《谁占有美国?》。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黑山派诗歌:美国当代的一个诗歌流派。20世纪50年代初,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逊、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黑山评论》杂志,提倡与40年代流行的传统格律体相反的“放射体”诗歌,逐步形成一个流派。奥尔逊的《放射体诗歌》(1950)一文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奥尔逊认为诗是把诗人的“能”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因此诗是“能的结构”和“能的放射”;要以顺应呼吸的“音乐片语”代替传统诗律中的节拍;形式只是内容的延伸;一个意念必须直接导向另一个意念,提倡快速写作。黑山派诗人还倡导诗歌朗诵。他们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采用美国口语和埋语,反对艾略特等人精雕细刻、广征博引的学院派诗风。50年代后期他们与垮掉派诗人合流,引起较大的反响。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时又在语言和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奥尼尔是美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卓有成就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民族戏剧的成熟,并使之赶上世界水平。奥尼尔的戏剧师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艺术风格,把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现代的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开掘人类心灵的底层。作者一生最关注的主题,是人在外在压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过程。作为现代悲剧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剧既烙下了现代各种心理分析学(尤其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印记,又沉重地渗透着古希腊的悲剧意识。1936年,“由于他那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3、《最后的莫西干人》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的莫希干人》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 ea7u 

《最后的莫希干人》被认为是库柏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的第三年,地点是在赫德森河的源头和乔治湖一带。当时,这儿是一片腥风血雨的战场。

小说以威廉・亨一场场利堡司令孟罗上校的两个女儿科拉和艾丽斯,前往堡垒探望父亲途中被劫持的经历为主线,展开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踪、伏击、战斗等一系列惊险情节的描写。

主人公纳蒂・邦波,此时已做了英军的侦察员,并已获得“鹰眼”的绰号,他和他的老友莫希干族大酋长“大蟒蛇”钦加哥,以及钦加哥的儿子“快腿鹿”恩卡斯挺身而出。

为了救出姐妹俩,和劫持者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其间穿插恩卡斯、海沃德与科拉姐妹的爱情故事,并通过对话等描写忠实再现了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小说的高潮也是尾声,是一场激战。姐姐科拉为修伦族战士所杀,恩卡斯为救科拉死于麦格瓦之手,麦格瓦被鹰眼射杀,海沃德将艾丽丝安全送回英国殖民区,而最后的莫希干人——钦加戈则在鹰眼的陪伴下孤独地生活在美洲丛林中。

4、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文风

在十二个兄弟姐妹中,库柏排行十一。他在库柏镇一直生活到十二岁。镇子附近未开发地上残存的印第安人以及关于印第安人的传说,给库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促使他日后第一个在长篇小说中采用印第安题材。
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The Precaution)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The Spy)。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小说主人公纳蒂·班波的绰号五部曲:《拓荒者》(The Pioneers,1823)、《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826)、《草原》(The Prairie, 1827)、《探路者》(The Pathfinder, 1840)和《杀鹿人》(The Deer-slayer, 1841)以及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The Pilot,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1851年 9月14日去世。
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拥有不少读者。

5、库柏的作品《最后的莫希干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本书?

《最后的莫希干人》的创作背景:作者库珀从小住在库珀镇。小镇上流传着淳朴的印第安人的传说,这给库珀年轻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后来的印第安题材小说奠定了基础。同时,他的父亲曾担任国会议员和法官,对他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时,北美殖民地建立以来,不断向西扩张,印第安人的领土,通过掠夺被归为美洲领土。整个西部拓荒的过程充满了激烈的战斗,有英法殖民者的贪婪斗争,有早期移民的艰苦生存斗争,甚至还有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忍杀戮。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正好赶上印第安人迁移法案的出台,美国强迫印第安人从原来的居住地迁出,当时激烈的舆论论战和美国对欧洲的文化依赖,也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小说中几个关键的历史情节都是真实事件。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英法两国为争夺这块北美殖民地北部的控制权进行了数年的战争,其中包括几个分别支持英法的印第安部落。

作品评价:这部小说从人物描写到场景,都带有浓厚的哥特式色彩。这一描写表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苦难,所以,小说中描写的风景相当凄凉,所有场景会让读者想起一个充满痛苦的噩梦世界。这种写作方法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在一个新的可怕的环境中,困扰白人的不确定性。

他们缺乏经验,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和了解周围的世界,他们是故事中最脆弱的受害者。作者通过哥特式的场景描写和创作手法来表现美国的历史和现实,对创作和美国文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库珀的小说主题是如何变化的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