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强短篇小说

1、介绍一下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

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对命运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独特的阐释,对人性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批判,整部作品真实而准确地展现着“文化荒原”时期人们情感的绝望。

余华虽然借助自言自语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短暂平静,但弥漫于整个小说中的却仍是无所不在的心灵张力,这种内在的矛盾性使作品丰富和复杂,若隐若现的多重主题,共同构筑成为一个庞杂的迷宫世界,每一个主题限于小说的结构都无法展开,但又都给予了人们以饱满丰富的想象空间。

(1)王立强短篇小说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细雨中呼喊》主要产生于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那时的政治气氛较为宽松。

余华在小说里并不是为了描写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城镇的现实状况,尽管这些地方从未明确指出过——而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关于存在的人生哲理:命运交错、家庭关系、个体孤独、宽容及人类乐于掌控一切的天性。

参考资料:网络-在细雨中呼喊

2、(本人偏爱第一人称小说)跪求女主第一人称的黑道复仇小说~(๑• . •

四宝传
作者:
昨日已成梦
更新时间:

简介:
王立强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意外加入到了一个神奇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坐拥美女,修成正果

3、成长性的小说有哪些

那介绍几本给你吧。红袖添香经典文学站新锐大赛上面的呢。挺好看的呢~ 《婚姻的背后》 作者:秋雨春燕 婚姻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有爱情、有甜蜜、有思念、有悲伤、有无奈、有背叛、有阴谋,有伤害……本书通过六十年代末部队家庭出生的高干子女李思雨坎坷的一生贯穿三个年代,写那年那月的情写那被人们已经淡忘了的战争…… 《90 后的婚姻生活》 作者:宁夏百合 我是90后,我的老公也是90后,今天我毕业了,可我还中了大奖,我怀孕了。在双方父母的捶胸顿足与要不要孩子的争执中,结婚了。 结婚后,婆婆的百般刁难,让我们的生活彻底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本以为是新婚之夜,老公却糊里糊涂的上错了床,小三明目张胆的生活在眼皮子底下,自己却无计可施,为了儿子,我忍。可更残酷的事实来到了眼前,小三怀孕了,我的生活彻底失去了快乐,我还要忍耐吗? 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我的老公晴天终于受不了家中的整日的争吵声变了心,,我们最终离了婚。 在我最伤心,最失望的那段日子里,有一个男人悄悄的走进了我的生命里,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贴心的关怀让我早已冷却的心开始举棋不定,两面为难。 ************************************************************************ 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日子我又一次披上了婚纱,我身边的男人坐着轮椅,微笑着看着我,问我愿意嫁给他为妻吗?我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眼角挂着幸福的眼泪,我轻轻的蹲下身说:“我愿意,下辈子我也愿意。” 亲朋好友的鼓掌声,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是真心的祝福我们,我们的爱就这样开在了阳光灿烂的季节里,他醒来的时候大夫小声对我说:“他会重新站起来的。”我心里再没有比这个更高兴,更幸福的事儿了。 ************************************************************************ 在亲友团里,有一家三口远远的看着我们,女子幸福的依偎在男人的怀里,我知道他是过来真心祝福我的,我远远的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那一刻我们的心结都化解了吧! 《缘崖孩儿》 作者:安奕anyi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媳妇受婆婆的迷信观念压迫而造成的家庭悲剧,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小说。 故事讲述一位活在80年代的年轻女子,在面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让她活在生与死之间,面对感情让她在悲惨的现实中作残酷的选择时的挣扎和矛盾。 她背负着重重的爱,一路走来…… 自序:这是一位母亲说的一个故事,我静静地坐着听了半天,母亲说的时候很平静,如她所说,过去了,再痛的伤都愈合了,一切也就平静了。 《商梦· 玉色溋(妇好传奇)》 作者:苹舞 历史上曾真实的存在过这样一个传奇女子,她的名字无人知晓,出身也没有记于史册,然而,她的丈夫给予她的封号却流传千古,让那平凡简单的两个字成为传奇。 她美丽贤淑,端庄大方,是统领六宫的母仪王后; 她精通文史,擅长占卜,是王最信任的卜官王后; 她胆识过人,通晓兵法,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将军王后; 她操持政务,善识商机,是治理封地受人敬仰的政商王后; 她聪颖敏慧,柔情倾心,是生前死后都让丈夫魂牵梦萦的结发王后。 她的王,他的丈夫,给了她那个时代以及后来也鲜有生死之爱和平等之敬。 她的封号是妇好,这两个字,无疑是商代历史上一段尘封的传奇! 美人如玉,妇好这般的传奇美女便如传世奇玉。 玉色溋溋,无论时光流转,尘埃往复,依然深蕴着动人心魄的美丽。 《漫长疗愈—— 献给婚姻系研究生》 作者:蕴洋 “孩子回家”网站站长郭晓琴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这个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十多年前领养自中国,孩子本来很优秀,在青春期突然变得相当逆反,甚至放弃学业和男友同居。她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想到,也许让她回一趟祖国家乡会对她有所帮助,那里兴许还有她的血缘至亲……她不知道孩子从前经历了一些什么,但她相信回家本身就是一种疗伤。 郭晓琴的孩子七岁的智障儿童贝贝一年多以前走失。这个外企白领曾经被孩子折腾得身心俱疲,甚至失去了老公,但当失去之后她才发现那个孩子对她的重要意义,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这个公益网站。 帮助海外孤儿莉娜寻亲的过程,郭晓琴无意中竟成为新闻人物,因吸毒从**所出来的前夫也找到她,以儿子走失为名,向晓琴索要天价赔偿。几经交涉,郭晓琴发现,前夫要那笔钱,只是想重新开始,在回归之路上,他四处碰壁。她积极帮他寻找一条回归社会的路。郭晓琴的遭遇打动了心理咨询师钟虹。 钟虹新开张的心理咨询室对于这种戒毒人员的帮扶还是头一次。钟虹也是一个单亲妈妈,在对郭晓琴前夫王立强的帮教过程中,两人产生了莫名的情愫,正在此时,钟虹的女儿得了白血病…… 爱的环环扣,命运的此起彼伏由此展开。

采纳哦

4、你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名成年男性突然倒地,周围没有人,你应该怎么办

论《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忧伤

摘要:通过孙光林成长历程中生存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分析,可以看出,孤独和凄凉的生存境域使他的成长中弥漫着忧伤。孙光林的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得不到温情;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由于青春期启蒙的苍白,他还要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这些都是造成他成长忧伤的要素。爱的严重缺席、伦理体系的空前衰落、道德管束的彻底破产把他推向恐惧与绝望的深渊。他无力把握自己,也无法把握,但又必须把握。他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无法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得保护自我的力量,因此,他只能在一次次的战栗中走向孤独,又在孤独中陷入更深的战栗。孙光林的经历,代表了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的癫疯状态,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现实的角落,伤害与被伤害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少不更事的少年,幼小的心灵被迫反复承受着现实风浪的击打而又孤立无助,唤起人们进行精神苦难的反思与拯救。

关键词:忧伤 孤独 不安 恐惧 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了中国6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岁月在流逝与坚持中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在单纯和困惑的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是冷漠和虚伪,从而使少年和成人之间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成长成了少年的第一道伤痕,形成少年的恐惧心理,破坏了对人生的美好看法。细雨中传来少年绝望的呐喊声,但没有人倾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倾听。

主人公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回归者,由于经历的与众不同,眼睛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导致他的敏感和困惑。他曾经被过继五年,使得他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而种种体验,无论是否与他直接相关,都是恐惧与无奈。孤独和寂寞更是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不变的主旋律。透过孙光林的成长经历,时时可以感受到那从故事背后漂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和忧伤,那种面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奈,那种无法摆脱现实煎熬的忧虑和焦灼。

忧伤之一: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渴望温情

出生和父亲是无法选择的,孙光林的父亲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祖父体力丧失后,父亲虐待祖父;母亲在世即与寡妇同居;强奸儿媳妇……。一个无赖父亲不仅仅使孙光林活得没有自尊,而且是他苦涩成长历程的始作俑者。例如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他的脑袋,他到田间去告诉父亲。在父亲回家之前,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强行在弟弟孙光明脸上划出一道口子,造成孙光林砍弟弟,哥哥教训他的假象。于是孙光林遭到父亲的暴打和村里孩子们的围观。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成全了哥哥人性的罪恶,也为孙光林对人生的认识投下阴影,是他后来经常感到恐惧与战栗的源泉。

孙光林六岁开始,被过继到孙荡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充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他领走时,他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环境;也没有人告诉他将如何选择日后的启蒙和成长。“像一个被随意抛弃的幼苗,只能靠自己寻找微弱的水分和养分,孤独而顽强地存活下来”(1)。致使他在整个人生启蒙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是伤痛、无奈和恐惧。他以受难的方式,承载了整个乡村社会伦理中最为苦涩的人性启蒙的苍白和荒凉。

随着继父的自杀和继母的出走,他又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中,十二岁的少年在走投无路中再一次回到故乡南门。他回到南门时,正赶上家里遭了火灾,父亲认定是他带来了灾难,疏远和隔膜从此连绵不绝,致使他在家处境艰难,哥哥受父亲的影响也欺负他。孤独的他本想通过游离暴力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安全,但却因此加剧他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这种心灵的伤害所形成的结果便是恐惧和战栗,性格上的极度敏感和内敛。

从南门到孙荡,又从孙荡到南门,这种短暂的循环,对孙光林来说,南门的家成了一种施舍。父亲的冷漠和仇视,孙光林感到无意中对自己施加了残忍的刑罚,他对父亲和家庭的仇恨发展起来,逃离成为他的目标。家庭本是避风的港湾,家庭的支柱——父亲本该是最初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且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然而在无赖父亲面前,孙光林还不如一个物件,总是引起父亲的厌恶,他所有的渴望无法释放,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枯萎消沉。于是,一种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呼之欲出,俗不可耐的弟弟孙光明死前与太阳的对视就是一种象征。人是不朽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件。生活无序而来,苍茫而去,也许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唤起。相信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有同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拥有家庭权利的父亲带来心灵的伤害与日俱增,孤独是敏感的少年的必然走向。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他甚至把池塘当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他于是独自坐在池塘旁:独自微笑、独自眼泪汪汪、独自观看争端、独自看家里的物件被人搬走、看自己在水中的形象——削瘦的下巴和神情疲惫的眼睛……游离于众人之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使弟弟的葬礼,他也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直站在远处不敢参加。长久的孤单和被冷落,使他在村里似乎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借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已被彻底遗忘。可以说,孤独是孙光林成年之前的生存状态,是冷漠的生活环境结出的涩果。

因为孤独,他对温情充满渴望,但温情对他却是空中楼阁,他只能作为局外人跋涉在绝望的荒原上。应该说,六岁之前,他和父母之间还算亲切。从孙荡重回故乡后,他变得无依无靠。邻居家的医生用自行车带着两个儿子,无论是孩子的喊叫还是按响的车铃,这情形,让他羡慕不已。期待中,他所理解的的温情以特殊的方式来到了:那是他发烧后,医生的手掌在额头一放,他所经历的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病情好转以后,他内心潜藏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经常守在医生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医生从远处走来,想象着医生对他说那些亲切的话语,期待医生再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他的前额 。然而医生从来就没有注意他,医生匆匆走过,偶尔看他也是看陌生人的眼光。孙光林的温情渴望落空了,他再次有了感动已经是过继之后了。

继母李秀英用五角钱考验他,他经受考验把钱交给继母。她用令人感动的声调称赞孙光林。可以想象,不过是几句肯定或者说是表扬,但对于孙光林而言,她那过多赞美词语的称赞,使孙光林当时激动得都差点要哭了。这种信任成了他后来遭受打击恢复自信的源泉。

比较无赖的亲生父亲,继父王立强也给过他温情:继父打了他,背着因此而绝食的他去吃饭。于是,我们看到,孙光林的身体在继父脊背上轻轻摇晃,清晨时还那么坚强的自尊,那时被一种依恋所代替。他把脸靠在继父肩膀上时,所感受的是被保护的激动。和孙光林共同生活了五年,像真正的父亲那样疼爱过他、打骂过他的继父,比亲生父亲更像父亲。正因如此,王立强的死构成了孙光林冗长持久的忧伤——从此父爱不再。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池塘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孙光林渴望温情,但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温情,他认为那些感动“点”就是温情。温情的一瞥恰恰说明了它的极度稀少和弥足珍贵,但一丝灯钨的温情无法与冷漠的现实抗衡。

透过孙光林的回忆和倾诉,正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和理解,把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存在,人性的审视和温情的寻找融汇起来,由对人生存本质的追问转化成绝望的呐喊。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使漂泊的灵魂找到可以归依的家园。

忧伤之二: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

孙光林成为中学生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骚动不安的少年,难免对爱情萌动着憧憬。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和欲望本能的疯狂折磨,正常的生理启蒙却呈现出一片空白。“导致的结果,便是欲望的本能扩张和所谓的规范在内心开始对抗。在这种对抗中”(2),孙光林一方面要忍受着手淫的恐惧煎熬,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涌现对女性的甜蜜幻想。自我忏悔,又不断地对异性躯体进行尝试性挑逗。这种行为,不仅给他带来了“战栗”式的本能宣泄,也带来了莫名的恐惧,他陷入生理的极度恐怖的紧张之中。黑夜的安慰总是十分短暂,接踵而至的仍然是恐慌、迷茫和痛苦,身体的成长始终在脸色苍白里进行着。孙光林暗恋女同学曹丽:她的脸无与伦比的美丽,她的笑容让“我”感到甜蜜无比,她的声音使“我”激动不安。她成为“我”黑夜想象中的伙伴。没有人给他解释这种现象和心理,更没有人给他指导和帮助,所以他感觉这是他在黑夜犯下的罪恶,白天看到被自己“伤害”了的曹丽就变得提心吊胆。可以想象孙光林的窘境,整日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形成精神上的过敏症,影响了他的自信,也因此差点失去友情。当他知道拥有黑黑汗毛的男同学才是曹丽的青睐时,他怜悯自己,认为曹丽破灭了自己美好的向往。

既然没有正当的途径明白这一切,神秘感促使他在朋友苏宇家看了异性裸体的彩色图片,这使他从虚幻的美好跌入到实际的赤裸中。不仅如此,当苏宇因“调戏”少妇被劳教后,他仇恨满腔,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邪恶和令人愤怒。曹丽对成熟男子的喜爱,使她投入了音乐老师的怀抱。私情被揭发后,音乐老师被送进监狱,五年后才获得自由,被发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文雅的音乐老师曾经是孙光林的偶像,后来孙光林再见到音乐老师时,衰老替代了音乐老师昔日的风流倜傥,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胡乱飘起。

本是含苞待放的年华,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他们对青春期毫无心理准备,突然间面对长大的自己,他们因为生理特征的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苏宇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音乐老师和曹丽的遭遇,表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爱的严重缺失、伦理体系的空前沦落,青春期只能表现出困惑、焦灼与惶恐,痛苦和忧伤取代了神秘、浪漫和遐想,充满诗意的年华在成人之后留着苍白和恐惧,是文明缺失的代价。

忧伤之三: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冷漠、弱肉强食和命运的无常

南门和孙荡就是孙光林眼中的“社会”,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导致他的迷茫和忧伤。比如当他重回南门处境尴尬时,因自留地问题父亲与强壮的王跃进家兄弟争吵,争吵又转化为动武,父母被打得狼狈不堪。但不要命的哥哥孙光平挥舞菜刀砍向王跃进屁股之后,王家兄弟败下阵来。哥哥成了众口皆碑的英雄,孙光林因为没有参与争端,被村人及家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懵懂的孙光林可能出于本能,远离了暴力,却因此被人们彻底否定,成了坏人,加剧了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弱肉强食替代了理性和公正,扭曲了他的判断,加深了他的痛苦。

村里年轻漂亮的姑娘冯玉青代表着孙光林的憧憬。她在遭到王跃进的强奸之后,在众人的围观中,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眼睛里充斥着哀求和苦恼。哀求的目的只是让王跃进陪她去医院检查。面对王跃进的辱骂和调笑,围观的旁人只是好奇没有同情。这种对抗和冷漠情形,给孙光林沉重一击——正义没有得到同情、支持和伸张。在王跃进的婚礼上,因为新娘不是冯玉青,孙光林内心洋溢出美好脱离玷污的愉快,但当他看到冯的尴尬,一股难言的忧伤油然而生——冯玉青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后来孙光林本以为她的出走就是逃离魔掌,从此过上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的无常使负气出走的冯玉青一步步沦为暗娼,没有改变悲剧命运。不只如此,冯玉青被劳教后,她的儿子——鲁鲁成了流浪儿。孙光林再次见到冯玉青,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她丧失了青春激情的目光就如黑暗的尘土在漂浮。孙光林的悲哀不是冯对他的遗忘,而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凋零和生活的残酷。此后孙光林对她的记忆也蒙上厚厚的尘土。也许是相似的命运,也许是孤独的驱使,或者因为冯玉青曾经代表着他的憧憬,他和鲁鲁成了好朋友,但友情因孙光林被迫返回南门而结束。美丽被蚕食,毁灭的阴云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孙光林的灵魂。

即使在校园,困惑和不安依然拌着他。小学老师张青海,虚伪冷酷,当校园出现写着他坏话的标语时,他根据自己随心所欲的判断,认定写标语的人就是孙光林,从而和林老师一起利用老师的权威对孙光林开始了精神折磨:引诱、进攻、吼叫、拍桌子、瞪眼睛、关进小屋子。在这里,老师的脸上不是慈爱和睿智,而是虚伪和阴险,没有人情味,没有同情心,不顾孙光林的承受能力和真实感受。他们的引诱,那种阴谋的赞扬和微笑,让孙光林渐渐感到做了错事以后认错,比不做错事更值得称赞,于是孙光林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道德、公平、正义的随意践踏加深了孙光林的恐惧和忧伤。颠倒黑白的偏偏是老师,孙光林的灵魂从困惑走向漂泊,无所归依。

专横跋扈的逍遥自在,弱者最终没有改变悲剧命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序的悲剧色彩的环境中,孙光林似乎感到了命运的捉弄,环境力量不仅不可能完善他的性格,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如果用扭曲的眼光来认识人生,得到的必定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一切令人费解,在那样的时代又那么合情合理。

无处不在的忧伤遍布城镇和乡村,遍布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军人家庭。不只是孙光林,包括孙光平、孙光明、苏宇、苏杭、国庆、刘小青等一代人都在无序状态中挣扎成长。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如:因为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而被处以劳教的苏宇、沦为暗娼的冯玉青、流浪的鲁鲁、自杀的王立强、落魄的音乐老师,或者成为像孙广才那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无赖,都是悲剧的典型。这部小说,更像一部少年成长的心灵史,它留下的都是一个个无法排遣的伤痛记忆,是一个少年生命所无法承受的苦难,是无奈、无助、无望而又坚忍不拔的心灵震颤。“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毫无亮色而言,毫无希望可说,暴力、恐吓、辱骂是维持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润滑剂。”(3)无处不在的忧伤置入孙光林的幼小心灵中,表现为恐惧和战栗。

虽然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但写此小说不是一种完全的自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情怀使他以冷静的笔触,将孙光林个人的成长遭遇纳入整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中,使得此作品有大境界,使《细雨中的呼喊》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和校园小说,成就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的精神苦难进行反思,构筑理性、和谐的的现在和将来。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池塘,是孤独的见证和化解孤独的地方,它承载了孙光林的忧伤。成年后的孙光林重返故乡,过去的池塘依然存在。池塘的突然出现,使孙光林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这里,池塘暗示他依然不要忘记故乡或者是感激故乡,理由是故乡给予他生命;池塘暗示他不要忘记过去,对过去的苦涩给予提醒,是提醒他改变过去的生活,给予别人甚至未来属于他的和不属于他的孩子以温情,以关怀,唤醒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还生活以新的面貌。特定的物质与道义双重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依旧会有少年在细雨中呐喊,提醒我们对生命进行关注与尊重。

注释:(1)《余华评传》第93页(作者洪治纲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书 第103页

(3)同上书 第93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余华评传》(作者洪治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不要期望别人在你孤独无依的时候拯救你

论《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忧伤

摘要:通过孙光林成长历程中生存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可以看出,孤独和凄凉的生存境域使他的成长中弥漫着忧伤。孙光林的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得不到温情;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由于青春期启蒙的苍白,他还要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这些都是造成他成长忧伤的要素。爱的严重缺席、伦理体系的空前衰落、道德管束的彻底破产把他推向恐惧与绝望的深渊。他无力把握自己,也无法把握,但又必须把握。他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无法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得保护自我的力量,因此,他只能在一次次的战栗中走向孤独,又在孤独中陷入更深的战栗。孙光林的经历,代表了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的癫疯状态,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现实的角落,伤害与被伤害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少不更事的少年,幼小的心灵被迫反复承受着现实风浪的击打而又孤立无助,唤起人们进行精神苦难的反思与拯救。

关键词:忧伤 孤独 不安 恐惧 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了中国6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岁月在流逝与坚持中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在单纯和困惑的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是冷漠和虚伪,从而使少年和成人之间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成长成了少年的第一道伤痕,形成少年的恐惧心理,破坏了对人生的美好看法。细雨中传来少年绝望的呐喊声,但没有人倾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倾听。

主人公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回归者,由于经历的与众不同,眼睛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导致他的敏感和困惑。他曾经被过继五年,使得他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而种种体验,无论是否与他直接相关,都是恐惧与无奈。孤独和寂寞更是他到上大学之前不变的主旋律。透过孙光林的成长经历,时时可以感受到那从故事背后漂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和忧伤,那种面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奈,那种无法摆脱现实煎熬的忧虑和焦灼。

忧伤之一: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渴望温情

出生和父亲是无法选择的,孙光林的父亲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祖父体力丧失后,父亲虐待祖父;母亲在世即与寡妇同居;儿媳妇……。一个无赖父亲不仅仅使孙光林活得没有自尊,而且是他苦涩成长历程的始作俑者。例如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他的脑袋,他到田间去告诉父亲。在父亲回家之前,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强行在弟弟孙光明脸上划出一道口子,造成孙光林砍弟弟,哥哥教训他的假象。于是孙光林遭到父亲的暴打和村里孩子们的围观。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成全了哥哥人性的罪恶,也为孙光林对人生的认识投下阴影,是他后来经常感到恐惧与战栗的源泉。

孙光林六岁开始,被过继到孙荡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充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他领走时,他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环境;也没有人告诉他将如何选择日后的启蒙和成长。“像一个被随意抛弃的幼苗,只能靠自己寻找微弱的水分和养分,孤独而顽强地存活下来”(1)。致使他在整个人生启蒙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是伤痛、无奈和恐惧。他以受难的方式,承载了整个乡村社会伦理中最为苦涩的人性启蒙的苍白和荒凉。

随着继父的自杀和继母的出走,他又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中,十二岁的少年在走投无路中再一次回到故乡南门。他回到南门时,正赶上家里遭了火灾,父亲认定是他带来了灾难,疏远和隔膜从此连绵不绝,致使他在家处境艰难,哥哥受父亲的影响也欺负他。孤独的他本想通过游离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安全,但却因此加剧他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这种心灵的伤害所形成的结果便是恐惧和战栗,性格上的极度敏感和内敛。

从南门到孙荡,又从孙荡到南门,这种短暂的循环,对孙光林来说,南门的家成了一种施舍。父亲的冷漠和仇视,孙光林感到无意中对自己施加了残的刑罚,他对父亲和家庭的仇恨发展起来,逃离成为他的目标。家庭本是避风的港湾,家庭的支柱——父亲本该是最初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且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然而在无赖父亲面前,孙光林还不如一个物件,总是引起父亲的厌恶,他所有的渴望无法释放,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枯萎消沉。于是,一种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呼之欲出,俗不可耐的弟弟孙光明死前与太阳的对视就是一种象征。人是不朽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件。生活无序而来,苍茫而去,也许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唤起。相信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有同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拥有家庭权利的父亲带来心灵的伤害与日俱增,孤独是敏感的少年的必然走向。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他甚至把池塘当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他于是独自坐在池塘旁:独自微笑、独自眼泪汪汪、独自观看争端、独自看家里的物件被人搬走、看自己在水中的形象——削瘦的下巴和神情疲惫的眼睛……游离于众人之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使弟弟的葬礼,他也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直站在远处不敢参加。长久的孤单和被冷落,使他在村里似乎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借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已被彻底遗忘。可以说,孤独是孙光林成年之前的生存状态,是冷漠的生活环境结出的涩果。

因为孤独,他对温情充满渴望,但温情对他却是空中楼阁,他只能作为局外人跋涉在绝望的荒原上。应该说,六岁之前,他和父母之间还算亲切。从孙荡重回故乡后,他变得无依无靠。邻居家的用自行车带着两个儿子,无论是孩子的喊叫还是按响的车铃,这情形,让他羡慕不已。期待中,他所理解的的温情以特殊的方式来到了:那是他发烧后,的手掌在额头一放,他所经历的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病情好转以后,他内心潜藏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经常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从远处走来,想象着对他说那些亲切的话语,期待再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他的前额 。然而从来就没有注意他,匆匆走过,偶尔看他也是看陌生人的眼光。孙光林的温情渴望落空了,他再次有了感动已经是过继之后了。

继母李秀英用五角钱考验他,他经受考验把钱交给继母。她用令人感动的声调称赞孙光林。可以想象,不过是几句肯定或者说是表扬,但对于孙光林而言,她那过多赞美词语的称赞,使孙光林当时激动得都差点要哭了。这种信任成了他后来遭受打击恢复自信的源泉。

比较无赖的亲生父亲,继父王立强也给过他温情:继父打了他,背着因此而绝食的他去吃饭。于是,我们看到,孙光林的身体在继父脊背上轻轻摇晃,清晨时还那么坚强的自尊,那时被一种依恋所代替。他把脸靠在继父肩膀上时,所感受的是被保护的激动。和孙光林共同生活了五年,像真正的父亲那样疼爱过他、打骂过他的继父,比亲生父亲更像父亲。正因如此,王立强的死构成了孙光林冗长持久的忧伤——从此父爱不再。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池塘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孙光林渴望温情,但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温情,他认为那些感动“点”就是温情。温情的一瞥恰恰说明了它的极度稀少和弥足珍贵,但一丝灯钨的温情无法与冷漠的现实抗衡。

透过孙光林的回忆和倾诉,正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和理解,把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存在,人性的审视和温情的寻找融汇起来,由对人生存本质的追问转化成绝望的呐喊。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使漂泊的灵魂找到可以归依的家园。

忧伤之二: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

孙光林成为中学生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骚动不安的少年,难免对爱情萌动着憧憬。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和欲望本能的疯狂折磨,正常的生理启蒙却呈现出一片空白。“导致的结果,便是欲望的本能扩张和所谓的规范在内心开始对抗。在这种对抗中”(2),孙光林一方面要受着的恐惧煎熬,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涌现对女性的甜蜜幻想。自我忏悔,又不断地对异性躯体进行尝试性挑逗。这种行为,不仅给他带来了“战栗”式的本能宣泄,也带来了莫名的恐惧,他陷入生理的极度恐怖的紧张之中。黑夜的安慰总是十分短暂,接踵而至的仍然是恐慌、迷茫和痛苦,身体的成长始终在脸色苍白里进行着。孙光林暗恋女同学曹丽:她的脸无与伦比的美丽,她的笑容让“我”感到甜蜜无比,她的声音使“我”激动不安。她成为“我”黑夜想象中的伙伴。没有人给他解释这种现象和心理,更没有人给他指导和帮助,所以他感觉这是他在黑夜犯下的罪恶,白天看到被自己“伤害”了的曹丽就变得提心吊胆。可以想象孙光林的窘境,整日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形成精神上的过敏症,影响了他的自信,也因此差点失去友情。当他知道拥有黑黑汗毛的男同学才是曹丽的青睐时,他怜悯自己,认为曹丽破灭了自己美好的向往。

既然没有正当的途径明白这一切,神秘感促使他在朋友苏宇家看了异性裸体的彩色图片,这使他从虚幻的美好跌入到实际的中。不仅如此,当苏宇因“调戏”被劳教后,他仇恨满腔,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邪恶和令人愤怒。曹丽对成熟男子的喜爱,使她投入了音乐老师的怀抱。私情被揭发后,音乐老师被送进监狱,五年后才获得,被发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文雅的音乐老师曾经是孙光林的偶像,后来孙光林再见到音乐老师时,衰老替代了音乐老师昔日的风流倜傥,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胡乱飘起。

本是含苞待放的年华,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他们对青春期毫无心理准备,突然间面对长大的自己,他们因为生理特征的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苏宇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音乐老师和曹丽的遭遇,表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爱的严重缺失、伦理体系的空前沦落,青春期只能表现出困惑、焦灼与惶恐,痛苦和忧伤取代了神秘、浪漫和遐想,充满诗意的年华在成人之后留着苍白和恐惧,是文明缺失的代价。

忧伤之三: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冷漠、弱肉强食和命运的无常

南门和孙荡就是孙光林眼中的“社会”,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导致他的迷茫和忧伤。比如当他重回南门处境尴尬时,因自留地问题父亲与强壮的王跃进家兄弟争吵,争吵又转化为动武,父母被打得狼狈不堪。但不要命的哥哥孙光平挥舞菜刀砍向王跃进之后,王家兄弟败下阵来。哥哥成了众口皆碑的英雄,孙光林因为没有参与争端,被村人及家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懵懂的孙光林可能出于本能,远离了,却因此被人们彻底否定,成了坏人,加剧了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弱肉强食替代了理性和公正,扭曲了他的判断,加深了他的痛苦。

村里年轻漂亮的姑娘冯玉青代表着孙光林的憧憬。她在遭到王跃进的之后,在众人的围观中,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眼睛里充斥着哀求和苦恼。哀求的目的只是让王跃进陪她去检查。面对王跃进的辱骂和调笑,围观的旁人只是好奇没有同情。这种对抗和冷漠情形,给孙光林沉重一击——正义没有得到同情、支持和伸张。在王跃进的婚礼上,因为新娘不是冯玉青,孙光林内心洋溢出美好脱离玷污的愉快,但当他看到冯的尴尬,一股难言的忧伤油然而生——冯玉青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后来孙光林本以为她的出走就是逃离魔掌,从此过上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的无常使负气出走的冯玉青一步步沦为暗娼,没有改变悲剧命运。不只如此,冯玉青被劳教后,她的儿子——鲁鲁成了流浪儿。孙光林再次见到冯玉青,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她丧失了青春的目光就如黑暗的尘土在漂浮。孙光林的悲哀不是冯对他的遗忘,而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凋零和生活的残酷。此后孙光林对她的记忆也蒙上厚厚的尘土。也许是相似的命运,也许是孤独的驱使,或者因为冯玉青曾经代表着他的憧憬,他和鲁鲁成了好朋友,但友情因孙光林被迫返回南门而结束。美丽被蚕食,毁灭的阴云越来越沉重地着孙光林的灵魂。

即使在校园,困惑和不安依然拌着他。小学老师张青海,虚伪冷酷,当校园出现写着他坏话的标语时,他根据自己随心所欲的判断,认定写标语的人就是孙光林,从而和林老师一起利用老师的权威对孙光林开始了精神折磨:引诱、进攻、吼叫、拍桌子、瞪眼睛、关进小屋子。在这里,老师的脸上不是慈爱和睿智,而是虚伪和阴险,没有人情味,没有同情心,不顾孙光林的承受能力和真实感受。他们的引诱,那种阴谋的赞扬和微笑,让孙光林渐渐感到做了错事以后认错,比不做错事更值得称赞,于是孙光林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道德、公平、正义的随意践踏加深了孙光林的恐惧和忧伤。颠倒黑白的偏偏是老师,孙光林的灵魂从困惑走向漂泊,无所归依。

专横跋扈的逍遥自在,弱者最终没有改变悲剧命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序的悲剧色彩的环境中,孙光林似乎感到了命运的捉弄,环境力量不仅不可能完善他的性格,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无视自己,如果用扭曲的眼光来认识人生,得到的必定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一切令人费解,在那样的时代又那么合情合理。

无处不在的忧伤遍布城镇和乡村,遍布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军人家庭。不只是孙光林,包括孙光平、孙光明、苏宇、苏杭、、刘小青等一代人都在无序状态中挣扎成长。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如:因为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而被处以劳教的苏宇、沦为暗娼的冯玉青、流浪的鲁鲁、自杀的王立强、落魄的音乐老师,或者成为像孙广才那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无赖,都是悲剧的典型。这部小说,更像一部少年成长的心灵史,它留下的都是一个个无法排遣的伤痛记忆,是一个少年生命所无法承受的苦难,是无奈、无助、无望而又坚不拔的心灵震颤。“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毫无亮色而言,毫无希望可说,、恐吓、辱骂是维持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润滑剂。”(3)无处不在的忧伤置入孙光林的幼小心灵中,表现为恐惧和战栗。

虽然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但写此小说不是一种完全的。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情怀使他以冷静的笔触,将孙光林个人的成长遭遇纳入整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中,使得此作品有大境界,使《细雨中的呼喊》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和校园小说,成就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的精神苦难进行反思,构筑理性、和谐的的现在和将来。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池塘,是孤独的见证和化解孤独的地方,它承载了孙光林的忧伤。成年后的孙光林重返故乡,过去的池塘依然存在。池塘的突然出现,使孙光林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这里,池塘暗示他依然不要忘记故乡或者是感激故乡,理由是故乡给予他生命;池塘暗示他不要忘记过去,对过去的苦涩给予提醒,是提醒他改变过去的生活,给予别人甚至未来属于他的和不属于他的孩子以温情,以关怀,唤醒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还生活以新的面貌。特定的物质与道义双重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依旧会有少年在细雨中呐喊,提醒我们对生命进行关注与尊重。

注释:(1)《余华评传》第93页(作者洪治纲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书 第103页

(3)同上书 第93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余华评传》(作者洪治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选择一部你所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分析书中一位主要人物形象

论《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忧伤

摘要:通过孙光林成长历程中生存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分析,可以看出,孤独和凄凉的生存境域使他的成长中弥漫着忧伤。孙光林的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得不到温情;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由于青春期启蒙的苍白,他还要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这些都是造成他成长忧伤的要素。爱的严重缺席、伦理体系的空前衰落、道德管束的彻底破产把他推向恐惧与绝望的深渊。他无力把握自己,也无法把握,但又必须把握。他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无法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得保护自我的力量,因此,他只能在一次次的战栗中走向孤独,又在孤独中陷入更深的战栗。孙光林的经历,代表了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的癫疯状态,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现实的角落,伤害与被伤害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少不更事的少年,幼小的心灵被迫反复承受着现实风浪的击打而又孤立无助,唤起人们进行精神苦难的反思与拯救。

关键词:忧伤 孤独 不安 恐惧 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了中国6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岁月在流逝与坚持中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在单纯和困惑的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是冷漠和虚伪,从而使少年和成人之间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成长成了少年的第一道伤痕,形成少年的恐惧心理,破坏了对人生的美好看法。细雨中传来少年绝望的呐喊声,但没有人倾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倾听。

主人公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回归者,由于经历的与众不同,眼睛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导致他的敏感和困惑。他曾经被过继五年,使得他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而种种体验,无论是否与他直接相关,都是恐惧与无奈。孤独和寂寞更是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不变的主旋律。透过孙光林的成长经历,时时可以感受到那从故事背后漂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和忧伤,那种面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奈,那种无法摆脱现实煎熬的忧虑和焦灼。

忧伤之一: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渴望温情

出生和父亲是无法选择的,孙光林的父亲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祖父体力丧失后,父亲虐待祖父;母亲在世即与寡妇同居;强奸儿媳妇……。一个无赖父亲不仅仅使孙光林活得没有自尊,而且是他苦涩成长历程的始作俑者。例如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他的脑袋,他到田间去告诉父亲。在父亲回家之前,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强行在弟弟孙光明脸上划出一道口子,造成孙光林砍弟弟,哥哥教训他的假象。于是孙光林遭到父亲的暴打和村里孩子们的围观。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成全了哥哥人性的罪恶,也为孙光林对人生的认识投下阴影,是他后来经常感到恐惧与战栗的源泉。

孙光林六岁开始,被过继到孙荡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充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他领走时,他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环境;也没有人告诉他将如何选择日后的启蒙和成长。“像一个被随意抛弃的幼苗,只能靠自己寻找微弱的水分和养分,孤独而顽强地存活下来”(1)。致使他在整个人生启蒙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是伤痛、无奈和恐惧。他以受难的方式,承载了整个乡村社会伦理中最为苦涩的人性启蒙的苍白和荒凉。

随着继父的自杀和继母的出走,他又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中,十二岁的少年在走投无路中再一次回到故乡南门。他回到南门时,正赶上家里遭了火灾,父亲认定是他带来了灾难,疏远和隔膜从此连绵不绝,致使他在家处境艰难,哥哥受父亲的影响也欺负他。孤独的他本想通过游离暴力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安全,但却因此加剧他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这种心灵的伤害所形成的结果便是恐惧和战栗,性格上的极度敏感和内敛。

从南门到孙荡,又从孙荡到南门,这种短暂的循环,对孙光林来说,南门的家成了一种施舍。父亲的冷漠和仇视,孙光林感到无意中对自己施加了残忍的刑罚,他对父亲和家庭的仇恨发展起来,逃离成为他的目标。家庭本是避风的港湾,家庭的支柱——父亲本该是最初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且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然而在无赖父亲面前,孙光林还不如一个物件,总是引起父亲的厌恶,他所有的渴望无法释放,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枯萎消沉。于是,一种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呼之欲出,俗不可耐的弟弟孙光明死前与太阳的对视就是一种象征。人是不朽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件。生活无序而来,苍茫而去,也许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唤起。相信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有同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拥有家庭权利的父亲带来心灵的伤害与日俱增,孤独是敏感的少年的必然走向。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他甚至把池塘当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他于是独自坐在池塘旁:独自微笑、独自眼泪汪汪、独自观看争端、独自看家里的物件被人搬走、看自己在水中的形象——削瘦的下巴和神情疲惫的眼睛……游离于众人之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使弟弟的葬礼,他也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直站在远处不敢参加。长久的孤单和被冷落,使他在村里似乎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借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已被彻底遗忘。可以说,孤独是孙光林成年之前的生存状态,是冷漠的生活环境结出的涩果。

因为孤独,他对温情充满渴望,但温情对他却是空中楼阁,他只能作为局外人跋涉在绝望的荒原上。应该说,六岁之前,他和父母之间还算亲切。从孙荡重回故乡后,他变得无依无靠。邻居家的医生用自行车带着两个儿子,无论是孩子的喊叫还是按响的车铃,这情形,让他羡慕不已。期待中,他所理解的的温情以特殊的方式来到了:那是他发烧后,医生的手掌在额头一放,他所经历的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病情好转以后,他内心潜藏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经常守在医生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医生从远处走来,想象着医生对他说那些亲切的话语,期待医生再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他的前额 。然而医生从来就没有注意他,医生匆匆走过,偶尔看他也是看陌生人的眼光。孙光林的温情渴望落空了,他再次有了感动已经是过继之后了。

继母李秀英用五角钱考验他,他经受考验把钱交给继母。她用令人感动的声调称赞孙光林。可以想象,不过是几句肯定或者说是表扬,但对于孙光林而言,她那过多赞美词语的称赞,使孙光林当时激动得都差点要哭了。这种信任成了他后来遭受打击恢复自信的源泉。

比较无赖的亲生父亲,继父王立强也给过他温情:继父打了他,背着因此而绝食的他去吃饭。于是,我们看到,孙光林的身体在继父脊背上轻轻摇晃,清晨时还那么坚强的自尊,那时被一种依恋所代替。他把脸靠在继父肩膀上时,所感受的是被保护的激动。和孙光林共同生活了五年,像真正的父亲那样疼爱过他、打骂过他的继父,比亲生父亲更像父亲。正因如此,王立强的死构成了孙光林冗长持久的忧伤——从此父爱不再。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池塘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孙光林渴望温情,但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温情,他认为那些感动“点”就是温情。温情的一瞥恰恰说明了它的极度稀少和弥足珍贵,但一丝灯钨的温情无法与冷漠的现实抗衡。

透过孙光林的回忆和倾诉,正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和理解,把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存在,人性的审视和温情的寻找融汇起来,由对人生存本质的追问转化成绝望的呐喊。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使漂泊的灵魂找到可以归依的家园。

忧伤之二: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

孙光林成为中学生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骚动不安的少年,难免对爱情萌动着憧憬。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和欲望本能的疯狂折磨,正常的生理启蒙却呈现出一片空白。“导致的结果,便是欲望的本能扩张和所谓的规范在内心开始对抗。在这种对抗中”(2),孙光林一方面要忍受着手淫的恐惧煎熬,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涌现对女性的甜蜜幻想。自我忏悔,又不断地对异性躯体进行尝试性挑逗。这种行为,不仅给他带来了“战栗”式的本能宣泄,也带来了莫名的恐惧,他陷入生理的极度恐怖的紧张之中。黑夜的安慰总是十分短暂,接踵而至的仍然是恐慌、迷茫和痛苦,身体的成长始终在脸色苍白里进行着。孙光林暗恋女同学曹丽:她的脸无与伦比的美丽,她的笑容让“我”感到甜蜜无比,她的声音使“我”激动不安。她成为“我”黑夜想象中的伙伴。没有人给他解释这种现象和心理,更没有人给他指导和帮助,所以他感觉这是他在黑夜犯下的罪恶,白天看到被自己“伤害”了的曹丽就变得提心吊胆。可以想象孙光林的窘境,整日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形成精神上的过敏症,影响了他的自信,也因此差点失去友情。当他知道拥有黑黑汗毛的男同学才是曹丽的青睐时,他怜悯自己,认为曹丽破灭了自己美好的向往。

既然没有正当的途径明白这一切,神秘感促使他在朋友苏宇家看了异性裸体的彩色图片,这使他从虚幻的美好跌入到实际的赤裸中。不仅如此,当苏宇因“调戏”少妇被劳教后,他仇恨满腔,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邪恶和令人愤怒。曹丽对成熟男子的喜爱,使她投入了音乐老师的怀抱。私情被揭发后,音乐老师被送进监狱,五年后才获得自由,被发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文雅的音乐老师曾经是孙光林的偶像,后来孙光林再见到音乐老师时,衰老替代了音乐老师昔日的风流倜傥,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胡乱飘起。

本是含苞待放的年华,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他们对青春期毫无心理准备,突然间面对长大的自己,他们因为生理特征的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苏宇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音乐老师和曹丽的遭遇,表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爱的严重缺失、伦理体系的空前沦落,青春期只能表现出困惑、焦灼与惶恐,痛苦和忧伤取代了神秘、浪漫和遐想,充满诗意的年华在成人之后留着苍白和恐惧,是文明缺失的代价。

忧伤之三: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冷漠、弱肉强食和命运的无常

南门和孙荡就是孙光林眼中的“社会”,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导致他的迷茫和忧伤。比如当他重回南门处境尴尬时,因自留地问题父亲与强壮的王跃进家兄弟争吵,争吵又转化为动武,父母被打得狼狈不堪。但不要命的哥哥孙光平挥舞菜刀砍向王跃进屁股之后,王家兄弟败下阵来。哥哥成了众口皆碑的英雄,孙光林因为没有参与争端,被村人及家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懵懂的孙光林可能出于本能,远离了暴力,却因此被人们彻底否定,成了坏人,加剧了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弱肉强食替代了理性和公正,扭曲了他的判断,加深了他的痛苦。

村里年轻漂亮的姑娘冯玉青代表着孙光林的憧憬。她在遭到王跃进的强奸之后,在众人的围观中,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眼睛里充斥着哀求和苦恼。哀求的目的只是让王跃进陪她去医院检查。面对王跃进的辱骂和调笑,围观的旁人只是好奇没有同情。这种对抗和冷漠情形,给孙光林沉重一击——正义没有得到同情、支持和伸张。在王跃进的婚礼上,因为新娘不是冯玉青,孙光林内心洋溢出美好脱离玷污的愉快,但当他看到冯的尴尬,一股难言的忧伤油然而生——冯玉青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后来孙光林本以为她的出走就是逃离魔掌,从此过上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的无常使负气出走的冯玉青一步步沦为暗娼,没有改变悲剧命运。不只如此,冯玉青被劳教后,她的儿子——鲁鲁成了流浪儿。孙光林再次见到冯玉青,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她丧失了青春激情的目光就如黑暗的尘土在漂浮。孙光林的悲哀不是冯对他的遗忘,而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凋零和生活的残酷。此后孙光林对她的记忆也蒙上厚厚的尘土。也许是相似的命运,也许是孤独的驱使,或者因为冯玉青曾经代表着他的憧憬,他和鲁鲁成了好朋友,但友情因孙光林被迫返回南门而结束。美丽被蚕食,毁灭的阴云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孙光林的灵魂。

即使在校园,困惑和不安依然拌着他。小学老师张青海,虚伪冷酷,当校园出现写着他坏话的标语时,他根据自己随心所欲的判断,认定写标语的人就是孙光林,从而和林老师一起利用老师的权威对孙光林开始了精神折磨:引诱、进攻、吼叫、拍桌子、瞪眼睛、关进小屋子。在这里,老师的脸上不是慈爱和睿智,而是虚伪和阴险,没有人情味,没有同情心,不顾孙光林的承受能力和真实感受。他们的引诱,那种阴谋的赞扬和微笑,让孙光林渐渐感到做了错事以后认错,比不做错事更值得称赞,于是孙光林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道德、公平、正义的随意践踏加深了孙光林的恐惧和忧伤。颠倒黑白的偏偏是老师,孙光林的灵魂从困惑走向漂泊,无所归依。

专横跋扈的逍遥自在,弱者最终没有改变悲剧命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序的悲剧色彩的环境中,孙光林似乎感到了命运的捉弄,环境力量不仅不可能完善他的性格,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如果用扭曲的眼光来认识人生,得到的必定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一切令人费解,在那样的时代又那么合情合理。

无处不在的忧伤遍布城镇和乡村,遍布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军人家庭。不只是孙光林,包括孙光平、孙光明、苏宇、苏杭、国庆、刘小青等一代人都在无序状态中挣扎成长。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如:因为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而被处以劳教的苏宇、沦为暗娼的冯玉青、流浪的鲁鲁、自杀的王立强、落魄的音乐老师,或者成为像孙广才那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无赖,都是悲剧的典型。这部小说,更像一部少年成长的心灵史,它留下的都是一个个无法排遣的伤痛记忆,是一个少年生命所无法承受的苦难,是无奈、无助、无望而又坚忍不拔的心灵震颤。“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毫无亮色而言,毫无希望可说,暴力、恐吓、辱骂是维持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润滑剂。”(3)无处不在的忧伤置入孙光林的幼小心灵中,表现为恐惧和战栗。

虽然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但写此小说不是一种完全的自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情怀使他以冷静的笔触,将孙光林个人的成长遭遇纳入整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中,使得此作品有大境界,使《细雨中的呼喊》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和校园小说,成就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的精神苦难进行反思,构筑理性、和谐的的现在和将来。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池塘,是孤独的见证和化解孤独的地方,它承载了孙光林的忧伤。成年后的孙光林重返故乡,过去的池塘依然存在。池塘的突然出现,使孙光林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这里,池塘暗示他依然不要忘记故乡或者是感激故乡,理由是故乡给予他生命;池塘暗示他不要忘记过去,对过去的苦涩给予提醒,是提醒他改变过去的生活,给予别人甚至未来属于他的和不属于他的孩子以温情,以关怀,唤醒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还生活以新的面貌。特定的物质与道义双重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依旧会有少年在细雨中呐喊,提醒我们对生命进行关注与尊重。

注释:(1)《余华评传》第93页(作者洪治纲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书 第103页

(3)同上书 第93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余华评传》(作者洪治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与王立强短篇小说有关的内容
相关小说阅读